不得不说,玩游戏和做事情是一样的,没人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带偏,不少萌新入坑炉石以后,经常混迹于15-20之间而无法上分,氪金的有套牌也不会玩,不氪金的不仅不会玩,还因为没足够的卡导致胜率更低,或许我们套牌是一样的,但是同样的一局,萌新和老司机的操作却大相径庭,这就是对炉石的理解,一个意识问题,下面通过例子将“意识”具象化。
①构筑比例的理解
通常卡组随从和法术比例接近2:1,只有OTK、法术猎、元素法这类特殊卡组除外,之所以遵循这样的比例,为的是保证能以随从站场为主,法术解场为辅,因为法术伤害虽然稳定,却是有限的,打完就没了。而随从输出虽然不稳定(可能一入场就被解),但是站住场面就可以创造出超高的价值,甚至一张卡单刷也不为过。
因此萌新们要注意,不管你是自己构筑还是抄的套牌,要切记法术不能随便砸脸,90%情况下解场的收益会更高,试想:如果双方各一个6/6,你手上一张火球,你的火球砸脸,随从打脸,也不过12血,因为场上那个6/6必死无疑,对手即便没法术也会用它的6/6跟你换,但是火球砸随从就不一样了,虽然本回合只有随从的6伤,但是如果对手解不掉,那么就是12、18、24伤,即便被法术解了,我们也还可以再铺,场面先手还是我们的。
②构筑卡的选择
在构筑套牌时我们一般选择身材好的随从,或者效果厉害的/好玩的,但一般不选择那种效果难触发的,太卡手了。而法术一般选择清场能力强的,或者伤害高的;很少选择只能打英雄或者只能回复的卡,除非是特定卡组:纯打英雄用于斩杀,纯奶用于苟活,否则这类卡就是亏卡,具体概念下面第⑤点会提。
③构筑曲线的分配
除了有科技跳费的德鲁伊,其他职业几乎构筑都要遵循一定曲线规则,即每个费用都会带几张卡,确保每个回合都有事情做,将水晶的收益最大化(否则3费做2费事情,甚至4费只做了2费的事情,节奏一定是不如对手的,随从质量都和对手不是一个级别的。)所以每个费用有一定数量的卡牌是保证节奏的基本。
④调整与更换
对于萌新而言,笔者更倾向于调整,武器针对卡、铺场针对卡、快攻针对卡标准卡池都有,都可以提升一定的对抗能力。没有必要直接换套牌,一方面是因为成本,再打造一套对于非RMB萌新来说太难,另一方面就是熟练度了,好不容易练熟了一套牌,现在要换一套,重新开始,对于没有技术支持的萌新来说,可能又要遭受巨大打击了。
⑤卡差的概念
所谓卡差,简单讲就是手牌+战场卡的总数差,对于没有强力补牌的职业来说,控制卡差很关键,这也是第②点提到的不带纯奶和纯打脸法术的原因,奶完或者打完脸,除非你命在旦夕奶一口,或者对手血量危急你打一波伤害,否则就是纯亏一张卡,抉择就少了一个,后续若频繁场面交换,就容易出现没牌的尴尬,最终对手凭借卡差站住场面,随从对我们英雄输出,血量分分钟被追回来。而要维持卡差平衡,就要懂得合理交换与aoe赚卡,即尽量做到一卡能换掉对手至少一卡。
⑥攻与守的把握
这是很多萌新容易出错的点,即一开始坚定抢血,到中期突然也铺起场面,萌新就容易犹豫,在解场与进攻间犹豫,并且很多时候因为抉择错误导致败北。这里就要结合卡差讲了;当解场和打脸难以抉择时,看双方卡差,卡差极小,没把握抢死对手,并且我方有解场能力的时候,可以解场稳一手,而如果卡差比较大,解场能力显然不足的时候,不管手牌是否够斩杀,都只能拼了,如果解场换资源肯定会导致没卡,最终我方0输出,就被翻盘了。
⑦总结分析
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不失误,即便每回合都谨慎思考90秒的老司机,也总有失误的时候,但这就是成长必经之路,我们要做的就是正视它,输的每一局,都可以复盘回忆一下(甚至赢的时候都可以回忆分析一下,陶醉一下自己是哪里打的好),输就局就回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崩的,是不是哪里打错了?不一定每局都可以回忆得到答案,但至少回忆思考过程中,你肯定是有在成长的;长此以往,不知不觉中你的技术就提高了